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大炳峄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目录

第191章孔文举:这天下,该取时,当取之(1 / 2)

上一章目 录

第191章孔文举:这天下,该取时,当取之

洛阳城,天牢。

“老爷子,吃口饭吧---”一个捕快过来给孔文举送饭,见孔文举带着重重的枷锁,低着头,侧对着牢门口没动地方,不由劝慰道。

孔文举之前,本来就生了一场大病,不过没有告诉疝东的儿子孔云书和东北的孔孟尝,怕他们担心。明日皇帝大军就要出发,自己这多一顿,少一顿,也没什么区别。

“老夫不饿!”孔文举微微摇摇头。

“老爷子,这是孔家的饭!”那捕快,压低声音说道。

“嗯?!……”孔文举这才扭过头,见那捕快,个子不高,身形偏瘦,还有点斗鸡眼,似是在哪里见过,挪动身子,来到牢门口,“可有话说?”

“在下隐宗小六子,文清公子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尚书大人,我隐宗在洛阳的人马,加上漕帮显宗的人马,大概有20个武将初阶以上高手,准备今晚劫狱,特让我来,通知尚书大人!”来人正是小六子,他见左右无人,低声对孔文举禀报道,他是孔文举将隐宗交给文清后加入的隐宗,孔文举自然不知道他现在的第二身份,这也是丽春院之战后,文清通过魏直成将小六子纳入隐宗麾下。

“不可!”孔文举低声急急阻止道,“此处戒备森严,还有白莲教高手潜伏,你们20个人进来,无疑给老夫陪葬!”

“可文清公子有严令啊!”小六子急道,他这个隐宗身份,外人根本就不知道。

“文清那孙儿的心意,老夫领了---为营救老夫一人,搭上20个高手,不值得!这批力量,将来不知能办多少大事,而且,就算老夫侥幸逃离,老夫在疝东的儿子,恐怕就完了,我孔家在中原,要背上叛臣贼子的骂名了---”孔文举断然摇头,“你今日若是营救老夫,老夫就撞死在这牢房里!”

“那……遵令!”小六子无奈,含泪答应,“您还有何后事要交代?”

“告诉文清,就说---这天下,该取时,当取之!”孔文举想了想,一字一句,缓缓说道。

“诺!”小六子含泪,冲孔文举郑重拜了三拜,把一壶酒、4盘菜,放入牢房内,这才转身步履沉重离开。

不久,负责看管孔文举的一员大将,巡视到此,支开左右,对孔文举恳求道:“恩人,我还是救您出去吧!”

“不必!”孔文举坚决摇摇头:“老夫就是让那皇帝,背上诛杀大臣之恶名,逐渐失去民心!你的任务,就是让那皇帝和他的儿子们,互相内斗,朝廷尽快分崩离析,为东北,创造争霸天下的条件!”

“诺……恩人!”那大将听后,见孔文举心意已决,不由落泪,这才转身离开。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哈哈哈……”孔文举一边饮酒,一边豪放大笑,正是当年除夕夜赵云舞剑、文清击缶而歌的词句。

4月22日,皇帝亲率左羽林、右羽林2万大军,御驾亲征西蜀,在校军场,斩了孔文举,孔文举临死前,皇帝答应,不再追究疝东郡守孔云书的罪责,也不再诛杀在狱中的其他家人,孔文举最后含笑而终。

被打入大牢的孔府家人,很快被被皇帝驱离出洛阳城,后来辗转到了东北,孔家在中原地区除了疝东郡外,也有不少产业被司马家挖了出来,损失不小。

洛阳城外西山,落日余晖,有一个人,在孔文举灵前默默祭奠,看着纸钱燃烧成灰烬,喃喃念道:“恩人,您放心!那皇帝一意孤行,断不会有好下场的……”

武林榜上,又失去了一位武功武圣巅峰的强者、大汉帝国礼部尚书---孔家家主孔文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是后世对孔文举的评价。

孔文举死后不久,身在庆阳的大女儿,也就是西王的王妃孔氏得到消息就一病不起,她也是受西王被皇帝软禁和父亲身死双重打击,不久身亡。

##########

小六子的消息传到东北,文清等兄弟尽皆黯然,孔孟尝、孔莺莺和文清,在金州付家庄,为孔文举设立了一个灵位,守了一夜灵,孔莺莺再次哭晕在孔文举灵前。

文清攥着小六子传回来的纸条,那上面,是孔文举最后的绝笔,一共9个字:“这天下,该取时,当取之……”

孔文举不仅将孔家隐宗交给了自己,把孙女孔莺莺嫁给了自己,还把整个孔家漕帮数万人马,随自己迁到了东北,奠定了东北水师的根基,此乃多么大的恩德啊?!

先帝驾崩才1年半不到,新皇帝就忍不住要出手铲平异己,看来,那新皇帝如此作下去,大汉早晚要分崩离析,大汉帝国的天下,就是自己东北不取,也会有别的人取了……

这天晚上,文清回到孔莺莺房间,玉梅和安乐公主还在安慰孔莺莺,边上,还有神医安道泉。

“小妮子,你要保重好身体---”文清此时,没法给她更多的承诺,“不过,相公答应你,将来,一定为你爷爷报仇雪恨!”

“莺莺知道,希望爷爷,在天有灵,能够保佑莺莺母子……”孔莺莺泪眼朦胧应道。

“嗯……会的!”文清重重点点头,嗯?!好像哪里不太对劲,抬眼望望玉梅,再望望安道泉,安道泉微微点点头,文清惊问道:“小妮子,你不会是……”

“傻夫君,莺莺妹妹怀孕了……”玉梅嗔道。

“而且,是个双棒!”安乐公主喜笑颜开补充道,她现在和孔莺莺,那关系,处的可铁了。

“真的?!”文清由悲转喜,难怪前几日,莺莺晕过去两次,原来是怀孕了。自己之前还以为她瓦岗寨时受重伤,一直未痊愈呢……

“也许是爷爷希望,尽快看到外孙吧……”莺莺眼中,有了一抹羞涩。

##########

草原。

一个13-14岁的小姑娘,正在营帐内捯饬自己的瓶瓶罐罐,忙得不亦乐乎。

“忙什么呢?”一个中年男子,挑帐帘进来,微笑问道。

“爹爹,您来啦!”那小姑娘停下手中的活,过去挽住那中年男子的胳膊,“没什么,在研制一种神奇的药水---”

“什么药水啊?”那中年男子好奇问道。

“没什么,估计总要2-3年,才能研制好---”那小姑娘卖着关子道。

“你在外面,都跑了一年了,回来也不好好休息一下。”那中年男子疼爱道。

“这一年,女儿可长了不少见识,”那小姑娘显得出奇的成熟,“没感觉有何累啊,有些事,我要在20岁之前完成!”

“这次多亏你回来,百姓家的牛羊,才没有大规模倒毙,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在医学方面的造诣如此之深!”那中年男子感慨道。

“这都是女儿从西域学来的,不算什么,况且,还有师傅留给我的秘籍帮忙呢!”那小姑娘谦逊道。

“这次回来,准备呆多长时间啊?”那中年男子询问道,他知道,自己这女儿,断不会安安静静呆在草原的。

“嗯……”那小姑娘歪着小脑袋,稍微算了算,“商队去东北了,一个月内肯定回来,女儿想待他们回来会合后,就再次出发,去西夏转转……”

“好吧!爹爹不拦你,这段日子,好好陪陪爹爹吧,出门在外,自己要多加小心才是---”那中年男子慈爱摸摸她的小脑袋。

“知道了……”那小姑娘温顺把脑袋,埋进中年男子的怀里,“娘去世的早,女儿过了20岁,就天天陪在爹爹身边!”

“好!”那中年男子重重点点头,又想起一事:“有人提了门亲事,你看……”

“女儿的夫婿,能不能让女儿自己定?”那小姑娘态度很坚决,“况且,女儿现在才14岁,是不是早了点?”

“行吧!爹爹先回绝对方---”那中年男子知道自己的女儿从小就有主见,也不勉强,“你的夫婿,你自己定吧,记得找到了,带回来给爹爹看看……”

“知道了……”那小姑娘羞涩应道,心道:我要找的夫婿,可不能是一般人,怎么着也得在10万人面前求婚的那种吧。

##########

西蜀城都。南王召集众将议事。

“这个皇帝,还真是猴急啊!”南王得到皇帝出兵的消息,苦笑道,召回老四西王还发了12道金牌,到了自己这里,看来就发一道金牌,走走形式罢了。

“居然还御驾亲征?看来是下了狠心要亡我西蜀啊!”玉洁公主叹口气,先帝最不愿看到的手足相残,还是发生了!她现在,只能站在三弟这边。

好在与皇帝一奶同胞的三个弟弟,只有北王无条件支持他,西王被夺了军权,东王那边听说已经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东北现在对外主事的,已经变成了文清,文清自然不会支持皇帝!

“要不要请东北方面出兵牵制一下?”唐元俭小心翼翼建议道,他之前去过东北,知道东北军的战力已然今非昔比。

“东北若出兵,大汉帝国就遍地硝烟了。”南王坚决摇摇头。他倒是和文清的想法一致,大汉帝国要乱,也不能全乱了,白白便宜了虎视眈眈的契丹等胡人国家,这是他和大哥之间的恩怨,就别把二哥的东北也牵扯进来了。

他毕竟是傅氏子孙,要为整个大汉帝国考虑啊!

“南王言之有理啊!”独孤如严、独孤卫青、唐元平、唐元兴等人都赞同点头。

“父王,那咱们该如何应敌?”见南王不愿意求助东北,独孤玉环只好请示道。

“倒是不用刻意获取情报了,这个皇帝之前统兵经验少,有点太自负,居然大张旗鼓而来,那咱们就针对他的进攻方向,按照之前的布置,开始行动吧---”南王对独孤如严、独孤卫青等人吩咐道:“第一军驻守雅安、资阳的415、416师全部随本王北上,唐家、独孤家各抽调2000青壮接管这两个城的防御!”

“诺!”独孤如严、独孤卫青等众将轰然应道。

皇帝那边,洛阳大军出发当日,司马述和司马艾、张须果、司马智及等人,就先行赶到了汉中,随即,率10万大军,从北面,对西南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与此同时,刘光仁也亲赴緟庆万州,和司马化及等人,率4万东南军,对西蜀的西面发起进攻。

这两支人马,因隶属当今皇帝,今后统一称为“中央军”。

##########

南王带着独孤卫青、唐元俭、唐元兴、独孤延福、唐家四姐等人亲率西南军第一军5个师,包括秃鹫师411师,共2万5千西南军北上,与棋盘关王青平率领的412师会合,3万大军阻击司马述的北路军。

独孤如严、朱玉维等人,则率领西南军第二军的421师东进,与在梁平关的段孟获率领的422师会合,1万大军阻击刘光仁的东路军。

南王安排唐三少、玉洁公主、唐元平看家,同时让茂庆王子率第二军423师,留守城都,独孤玉环的424师留守遂宁,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增援北面和东面战场。

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南王、独孤卫青、唐元俭、唐元兴、独孤延福等人,在汉中南面的棋盘关坚守了5日,终因寡不敌众,西南军伤亡了6000主力后,不得不撤往南面的剑阁,凭险据守。

中央军伤亡更大,阵亡了1万2千将士,其中西北军314师师长孔孟成阵亡在棋盘关。

孔孟成的阵亡,多多少少和司马述有关,当时担任主攻的314师伤亡惨重,血战了一个白天,司马述迟迟不让他们撤下来休整,最后造成孔孟成中箭而亡。

司马述的心胸,还真是有些狭窄,连这点打击孔家的机会都不放过。

随后,皇帝亲率王行满的左羽林、司马士及的右羽林2万大军赶到,和司马述等人的大军,合兵一处,11万大军猛攻剑阁,不给南王以喘息之机。

西面,独孤如严率领的1万西南军,在梁平关,与刘光仁率领的4万东南军,也血战了一场,西南军阵亡了3000将士,东南军则阵亡了5000多人。

独孤如严和段孟获、朱玉维等人无奈,只好率余部7000将士,撤往西面的达州,与刘光仁率领的东南军余部,形成对峙局面。

此后,双方在北面和东面,战局进入胶着---

皇帝的中央军,虽然占着人数上的优势,但西蜀地理位置特殊,周围都是崇山峻岭,根本发挥不出北方军等骑兵的优势。

反观西南军,乃本土作战,熟悉地形,占据有利关隘,寸步不退!

数万大军拼杀的战场上,是真正整体实力的较量,强者也无法左右战局的结果。

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月,到创正2年的5月下旬,中央军仍然迟迟打不开局面,皇帝已然有些心焦。

##########

这一日。皇帝在棋盘关的临时行宫。

“部队的伤亡情况如何?”皇帝问匆匆赶来的司马述和刘光仁。

“回皇上!北路军,阵亡了2万人、3个师长,东路军,阵亡了1万人、一个师长---”司马述据实禀报道:“西南军的伤亡虽说比咱们小,但他们只有5万人,阵亡一个,就少一个,所以双方的实力,进一步拉开了……”

“竟然有3万将士阵亡了……”皇帝听罢,颇有些心疼,这些将士,可都是中央军的精锐主力啊。

“皇上,目前,已然进入南方的雨季,我东南军还行,但北方军不少士兵,听说都感染了痢疾等疾病,这样下去,非战斗的减员,会很大---”刘光仁偷眼看看司马述,沉声禀报。

“是吗?!”皇帝严厉的目光盯向司马述,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此事。

“诺!”司马述心中暗自责怪刘光仁多嘴,但只能点头承认,“有1千将士,就是因为生病,而亡了---”

“这样吧,再坚持半个月,若是还无法突破西南军的防线,就撤军吧---”现在正是用人之时,皇帝也不便过多责备司马述,无奈吩咐道。

“诺!”司马述和刘光仁应道,赶紧赶回驻地。

战争,打的就是银子,打的就是国力,如此不顾伤亡打下去,皇帝再家大业大也吃不消,况且一击拿不下西蜀,疟疾横行,对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如果国力消耗太大,契丹、蒙古等国再有所异动,他就没足够的力量抵抗了,到时候大汉帝国国内必然是民怨四起。

此时他倒不担心东北会出兵,不是相信文清的度量,而是相信二弟东王的眼光,只要东王还是东北之主,断不会将大汉帝国推进万劫不复之地!

因为他们两个是亲兄弟,都是傅氏子孙,他还是了解自己这个二弟的。

##########

剑阁。

剑阁县地处西蜀盆地北部边缘,西蜀、?西、柑肃三郡结合部,位于西蜀北部,广元城西南部,守剑门天险,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是一道险峻的关隘,“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等称号。

南王一脸憔悴,盯着身前的沙盘,正听独孤卫青、唐元俭、唐元兴、独孤延福介绍各部伤亡情况,独孤卫青刚刚到东面战区了解了一下情况,匆匆赶了回来。

“我西南军,在北面,已然前后阵亡了9000将士了,其中,有一个副师长,东面,也阵亡了5000将士,独孤玉环手中驻守遂宁的第二军424师,已经分出3个团,增援到了达州---”独孤卫青一一介绍道。

已经阵亡了1万4千将士了!短短一个月,西南军,就损失了3分之一的人马!

这样打下去,西南军还能坚持多久?三个月?半年?南王看向北方的眼中,射出仇恨的厉芒。

“不过---”唐元俭跟着介绍道:“北方军似是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已然有不少士兵感染了疾病,估计这样下去,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就好!”南王心中一宽,“告诉兄弟们,再咬牙坚持一个月,本王就不信,那中央军,能挺得过一个月?!”

之后半个月,武圣初阶强者司马述亲自督战,对剑阁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南王不得不让独孤玉环,亲率第二军424师剩余两个团和423师3个团,从后方增援上来。

东面的刘光仁率领的东南军,只是步步紧逼,却没有那般拼命,整的司马化及颇有些不满,但他只是个副军长,又不好明说。

金州城,唐家兵器铺。

两个铁匠正挥汗如雨,“叮叮当当”砸一个烧红的熟铁块,其中一个小伙子明显是累了,气喘吁吁中,手上的铁锤就慢了下来,打铁靠火候,所谓趁热打铁,若是中间停下来,后面就要费更大的功夫,另外一个50岁左右的老铁匠眉头一皱,就要出声呵斥。

“我来试试吧。”那小伙子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一个年轻人,接过那小伙子手中的铁锤,跟着那老铁匠的节奏“叮叮当当”砸了下去。

那老铁匠头没抬头,眼睛光顾盯着那铁块,也没多想,以为是店内其他伙计过来帮忙,砸了10几下,才明白过味来,因为对方的力道明显比那个小伙子强多了,每砸一下,铁块就凹下去一分,这份力道,自己打了几十年铁都做不到,不由抬头一看,对面那个年轻人聚精会神干活,从来没见过,应该不是本店的伙计。

“老伯,别停啊,咱们打完了再说。”那年轻人微微一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好!”那老铁匠应了声,又认真打起铁来。

不多时,那块熟铁就被捶打的差不多了,二人这才停下来,那老铁匠瞅着对面的年轻人半天,感觉有点眼熟,又不敢肯定,喃喃道:“你是,你是--”扭头一看,身后还站着两人,这两人他却是认识的,其中一个女子一身红衣,面色不由大变,冲那个年轻人俯身便拜:“参见少主!”

“快起来,快起来--”那年轻人赶紧把老铁匠扶了起来,正是东北少主文清。而老铁匠身后的两个人,一个是安乐公主,一个是唐14。

最近西蜀战事胶着,安乐公主一直愁眉不展,今日得闲,文清提议到唐家铁匠铺看看,于是带着荆剑轲、赵云,陪安乐公主来了这里,正好唐14也在。

文清以前没打过铁,见那个小伙子有些累了,一时手痒,就参与进来,别说,这打铁还真是个体力活,不过文清如今武宗初阶强者的修为,打一块铁问题还是不大的。

“少主今日为何想起到这里来了?”那老铁匠有些受宠若惊。

“我就是来随便看看,”文清和气应道,颇有些感慨:“这打铁如此个打法,似乎有些费时费力啊!”

“没办法,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就是这样,”那老铁匠叹口气,耐心解释道:“打铁,一是看铁质,二是看工序,铁质中如果杂质太多,就要锻打多次,才能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咱们鞍山城发现的铁矿比较幸运,乃是上好的铁质,可以大大减少锻打的次数。”

“哦?!”文清心中暗喜,没想到大舅哥朱玉宏在鞍山城发现了宝贝了,继续好奇请教:“那工序呢?”

“工序就更复杂了--”那老铁匠见文清平易近人,就滔滔不绝介绍起来。

原来古代冶炼技术的演进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从周朝中期到大汉帝国建立前这段时间,冶炼技术一直使用的冶炼方法称为“块炼法”。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

块炼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经过锻打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

大汉帝国建立后,冶炼技术进一步发展到“块炼渗碳钢”。铁匠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钢。这种钢组织紧密、碳分均匀,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

后来进一步发展到“百炼钢”技术,铁匠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称之为百炼钢。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品质提高,主要用于制作宝刀、宝剑。

现在很多武将使用的兵刃,都是百炼钢打造而成。

“原来是这样--”文清摸着下巴想了半天,对唐14和那个老铁匠试探问道:“能不能考虑对这炼铁技术再改良一下?”

“少主可有何好办法?”唐14一脸期盼问道,现在东北军正在成军,需要大量质地上乘的兵刃,他已经忙的有些焦头烂额了。

“我只是个门外汉,能有什么好主意?”文清笑道,“不过,既然是要去除铁矿中的杂质,通过增加炉温热度,应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是这热度的增加,需要你们多想想办法。”

“增加热度?!”那老铁匠喃喃自语,眼睛突然一亮,“老汉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另外,还可以考虑在钢铁中增加一些其他成分,说不定可以快速将杂质去除,你们可以试试。”文清再次补充道。

“少主一番话,我等茅塞顿开啊!”唐14惊喜道。

“你这坏蛋,从来不打铁,似乎挺明白啊?”安乐公主本来还有些情绪低落,这时也来了精神。

“我就是随口出出主意,不一定就管用。”文清默默脑袋,讪讪笑道。

他哪里知道,他不经意间的一席话,改变了九州大陆整个钢铁冶炼技术的历史走向。

很快,过了没几天,唐14和那个老铁匠就研究出一个提高炉温热度的办法,并且开始试验添加一些铁矿粉增加去渣速度,并将这种冶炼技术成为“炒钢”。

其基本方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

这项技术的发明是炼钢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冶炼业能向东北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满足生产和战争的需要。炒钢的出现也促进百炼钢技术的发展,可以炒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成质量很好的钢件。

可别小瞧了这次冶炼技术的改进,东北军借助该技术,加之鞍山优质铁矿为原料,不但兵器产量大幅加快,而且制造出来的兵刃更加锋利,战力至少能多发挥出两成,为打造横扫天下的东北八旗铁骑,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临江城。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