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大炳峄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目录

第03章 大汉立国三百年,四子夺镝血腥浓(1 / 2)

上一章目 录

第03章大汉立国三百年,四子夺镝血腥浓

大汉帝国立国300年,尚黑,以龙为图腾,由傅氏家族先祖---傅云龙创立,先是定都长安,后于汉历70年迁都洛阳。

历经14代,汉历250年第14代皇帝傅廷炟驾崩(汉历210-250年),傅玄华于当年(登基前名叫傅保华)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创华”。

大汉帝国创立之初,版图只有长江以北到长城沿线的13个郡,长江以南诸郡尚属于蛮夷之地,后面几代君主不断对南方用兵,才逐步将南方各郡收入大汉帝国版图。

皇帝傅玄华13岁登基,为大汉帝国第15代皇帝,在位已有49年,共育有14子。

登基之时,傅玄华尚幼,由朝中刘家上代家主刘长回(汉历214-281年)为首的八大重臣辅政,大汉帝国内部经历了一系列大的叛乱,傅玄华18岁亲政后,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用了20年时间,相继平定先帝傅廷炟末期的南方福‘健’、‘広’东、西南等地内乱,使中原统一,大汉帝国版图向南又复扩大,建立大汉帝国21郡。

同时,傅玄华数次派大军,北征契丹、西击西夏,于创华30年(汉历280年)重创胡人铁骑,并在‘汕’东登州击败当时强大的“朝”鲜水师,使其一蹶不振,周边契丹、蒙古、“朝”鲜、西夏、吐蕃等国尽皆臣服,共尊大汉皇帝傅玄华为---“天皇帝”。

大汉帝国以长江为界,南北共设21郡,其中除了帝都洛阳外:

大汉北方军所在地为北方4郡:从西至东依次为---‘陕’硒郡、‘汕’西郡、‘菏’北郡、北平郡。

大汉东南军所在地为---‘江’稣郡,辖福‘健’郡、浙‘茳’郡。

大汉西南军所在地为---西蜀郡。

大汉西北军所在地为---‘柑’肃郡(‘柑’肃郡西北部,大部分已经被西夏和西域瓜分)。

其他11郡,从南至北,依次为:‘菏’南郡、‘汕’东郡、‘胡’北郡、‘鞍’徽郡、‘胡’南郡、‘茳’西郡、‘緟’庆郡、‘耘’南郡、‘贵’洲郡、‘広’东郡、‘広’西郡。

但皇帝傅玄华晚年,意志略显消沉,内部中原八大家族勾心斗角,自己尚存的9个王子中的四个王子---四王子傅君峰、八王子傅君寒、十王子傅君奕、十四王子傅君横又暗中培植势力,分别拉拢八大世家,争权夺利、觊觎帝位,吏治腐败,国力有衰微迹象。

外部契丹、西夏等国借机复又兴起,契丹、“朝”鲜、蒙古、西夏、吐蕃各国之间连年征战,纷争不断。

有时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部落、小国也会依附在几个大国身上,参与征伐。

大汉帝国不再象往日般强盛,原来在大汉帝国版图内的西蜀城都地区各民族,甚至相继脱离大汉帝国管辖。

九州大陆渐成七国割据之势,天下复有大乱的迹象。

##########

时间很快过了一年,创华50年8月15日中秋节,帝都洛阳,刘府。

处理完父亲刘南钦(汉历238-299年)一周年忌日的拜祭,刘光武把弟弟刘光仁和大儿子刘成裕召集在一起,秘密协商:“目前形势尚不明朗,我刘家300年来的祖训,就是护卫大汉帝国的傅氏正统,父亲临终前跟我说了,当今皇上把皇位传给哪个王子,咱们刘家就无条件支持哪个王子!”

“爹,要是皇上不把皇位传给四王子,难道让咱们和四王子兵戎相见?!”刘成裕登时急道,他知道爹爹刘光武和四王子私下里的关系最铁,当然都希望皇帝把皇位传给四王子。

“事在人为吧,希望皇上能如我们所愿,传位4王子---”刘光武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可现在刘家表面上还不能直接站队,只能暗地里使些力气了,冲刘光仁吩咐一句:“二弟,你训练好左羽林,无论如何,左羽林关键时刻必须要绝对听从我刘家指挥,不能有任何闪失!”

“大哥放心,我左羽林1万兄弟,只要我在,绝无问题!”刘光仁正色答道。

“嗯!”刘光武放心点点头,再次对刘成裕吩咐道,“成裕那里,金吾卫也要管好,不能有任何差池!”

“爹,1万金吾卫在孩儿手上,您就放心吧!”刘成裕自信点点头。

刘光武如此叮嘱,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皇帝14个儿子中,有5个已然去世了,目前还有9位,最能继承大统的,当属四王子、八王子、十王子和十四王子,其他5个王子一是能力不足或是身体状况欠佳,二是没有什么实权,基本上就是个清闲王爷,三是这四个王子母亲身份尊贵,其中四王子、十四王子都是皇贵妃所生,八王子、十王子的两个母妃地位仅次于皇贵妃,傅玄华的原配皇后早逝,便没有再立皇后,皇后唯一的儿子---二王子、也是曾经的太子傅君日(汉历254-280年)26岁时因病去世,此后皇帝也没有再立太子,太子之位自此空悬了20年。

之前皇帝最喜欢14王子傅君横,从让他年纪轻轻便统领北方军第一军团6万精锐就能看出来,而且皇帝把自己的两柄佩剑之一---九州大陆排名第五的龙渊剑赐给了14王子。但八王子傅君寒在朝中的口碑非常好,主抓户部、吏部,成绩斐然,有八贤王的美誉。

相比之下,四王子则一直低调一些,但精明干练,又因前3个王子早逝,年龄最长,主抓刑部、工部,力量也不弱。十王子傅君奕在4个兄弟中,实力最弱,主抓礼部,听说最近因为四王子得到皇帝赏识和重用,十王子已经主动向八王子一方靠拢。

历代争夺皇位,没有军队的支持是不可能的,14王子有北方军第一军团做后盾,自然是有恃无恐,但他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在朝中的根基不稳,二是北方军第一军团毕竟离洛阳还有些距离,到时一旦皇帝突然驾崩,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洛阳城内五军一卫六支部队,1万北大营掌握在四王子和司马述手中,1万南大营掌握在八王子和独孤如严手中,3000禁军掌握在独孤如愿手中,1万右羽林掌握在司马述的大哥---司马艾手中,剩下的两支人马---左羽林、金吾卫,则紧紧掌握在刘家手中。

司马述和独孤如严不管怎么说,目前只是北大营的副将和南大营的一个师长,就算他们再有想法,也只能跟着四王子和八王子站队了,这两个王子对南北大营的掌控均超过了10年,其他人是很难撼动的。

独孤如愿绝对忠于皇帝,他的态度现在还看不出来,但绝不是八王傅君寒的人。

司马家的态度很有意思,家主司马盛周没有明确表态,但他本身就是北方军第一军团第一军的主将,就是不表态,也只能和14王子站在一边了,而司马盛周下面两个儿子的态度更有意思,泾渭分明,别看司马艾和弟弟司马述同是司马家之人,但司马艾的态度却是偏向八王一边。

刘光武是看出来了,司马家是准备脚踏两只船,甚至是脚踏三只船啊!司马艾和司马述,分别靠向两个王子,哪个王子夺镝成功,自然就顺理成章,成为下任家主!

这样算下来,洛阳五军一卫,四王子直接掌握了一支部队,八王子直接掌握了两支部队,刘家掌握的这2支部队倒向谁,就可能决定最终皇位的归属,如果刘家保持中立,则八王胜出的可能性最大,即使独孤如愿最终支持四王子,实力上也只能跟八王子打个平手!

至于14王子傅君横,其实刘光武并不是太看好他,特别是上次紫禁城血战之后。以刘家在军中的地位,如果刘家选择站位,北方军第一军团6万主力,还不放在刘家眼中,因为大汉帝国差不多4成的主力部队都掌握在刘家手中,所以刘家的选择最为慎重,也最举足轻重!

##########

同一时刻,洛阳朱府。

朱太公和儿子朱元晦在房间中密议了半个晚上,最后朱太公给朱元晦的命令只有一句话:“动用我朱家所有的力量,支持四王子夺镝!”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的独孤家、司马家、孔家、王家、赵家,也都没闲着,这可是关系到家族命运的关键时刻啊……

随着皇帝傅玄华的龙体每况愈下,洛阳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八大世家相互较力,朝堂之下则暗流涌动,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会不会是血腥争位?!

政“治”斗争,哪有不流血的?!

##########

如此又过了7个月,皇帝傅玄华之四子、八子、十子、十四子等4子夺镝愈演愈烈,傅玄华虽然病入膏肓,但心里却不糊涂,只不过力不从心罢了。

创华51年4月8日夜,帝都洛阳皇宫,乾清宫。

这一日夜里,傅玄华病重弥留之际,紧急召见朱家家主朱太公。

“朱爱卿,可能你也看出来了,之前太子早逝后朕一直喜欢老十四,不是朕偏心,而是朕考虑将来兵进草原,大汉帝国需要一个能征惯战的君主,而且他更年轻,咳咳---”皇帝在病榻上重重咳嗽了一声,用黄手帕一抹,全是鲜血,他刚刚昏迷了三天,看来撑不过今晚了。

“皇上---”见皇帝咳血,跪在地上的朱太公和皇帝身边的一个不到40岁的太监---高公公惶急叫道,高公公转身就要去喊太医。

“别叫太医了,朕坚持不过今夜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皇帝微微摆手,从枕下缓缓拿出一份缣帛诏书,颤巍巍递给朱太公:“这份诏书,朕两年前就写好了,但经过紫禁城血战,朕又略微犹豫,老十四回来了吗?”

“回皇上,尚未回来……”朱太公偷眼看看高公公,低头应道。三天前,皇帝昏迷前,密诏在长城西线朔州关的十四王子返京,只有朱太公清楚,那个送信之人,是永远也到不了朔州关了……

“算了……天意如此---”皇帝略略叹口气,“你们的心思,朕都明白,高公公,那就持朕金牌,召老四进宫吧……”只有他内心清楚,自己必须直接说出这番话,加持在自己身上的大汉帝国一种神秘传承,才能最大限度转移到傅君峰身上。

“遵旨!”高公公心中暗喜,低低应了声,赶紧领命而去。

“你是不是通知刘光武了?”高公公走后,寝宫内就剩下朱太公和皇帝二人,皇帝犀利的目光盯着朱太公的眼睛,一字一句问道。

“是……”朱太公心弦一颤,不敢与皇帝的眼神直视,点头承认,皇帝虽然已到弥留之际,但虎威犹在。

“没想到,你们都看好老四……不过,老四确实更加沉稳,杀伐果断,将来也许会是一个比老十四更好的英主,朕唯一的担心,是他的年龄!”皇帝缓缓点点头,说罢低声唤道:“独孤如愿!”

“在!”守在寝宫门外的独孤如愿,一身玄铁盔甲,手扶佩剑应声而入。

朱太公浑身就是一激灵,他知道,独孤如愿包括他手下的3000禁军,一直忠于皇帝一人,今日,皇帝临死前不会治自己矫诏之罪吧?独孤如愿可是个武宗初阶强者,自己则手无缚鸡之力啊。

“独孤如愿,老四一会儿来,你要保护好他……”皇帝声音越来越弱,用手又指向朱太公:“至于你……”

“臣---”朱太公心里咯噔一下,不知福祸,朝中重臣参与夺镝且伪诏,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一时吓得面色大变,冷汗直流,但恰在此时,皇帝的声音却戛然而止!

“皇上……”朱太公和独孤如愿赶紧奔到龙床前,发现皇帝傅玄华双眼微睁,但已然驾崩!

“朱相,皇上的意思,是不是让四王子继承大统啊?”独孤如愿冲朱太公迟疑问道。

“正是!”朱太公虽然冷汗浸湿了后背的衣衫,但面上却看不出一丝异样,手握诏书,肯定点点头,“八王最近一直钉在城外的南大营,同时让十王钉在城内的右羽林,就是得到皇上病重消息,准备拥兵自重,实施兵谏,还请独孤将军能遵从皇上遗命,率禁军将士护卫四王子安全,顺利登基!”他清楚,如果没有独孤如愿手上3000禁军的支持,四王子若想顺利登基,肯定是难上加难!

因为禁军是大汉帝国第一主力,人数虽然只有3000,但足抵5000龙骑兵!帝都五军一卫一共六支部队,禁军人数最少,但战力却是最强的!

不过即使这样,恐怕也很难避免流血!

“一切按皇上遗命办!”独孤如愿躬身应道,不再犹豫。他也算是果断之人,知道此时必须当机立断,朱太公肯定是四王子的人,他随朱太公完成站队,就是拥立新皇的功臣,若是稍有犹豫,在四王子心目中的忠诚度就会大打折扣!若是自己再有别的想法,大汉帝国内部,立时会血流成河!

目前,大汉帝国内忧外患,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流血折腾了,因为死的,必然都是大汉帝国的精华!

“先帝没有看错将军!”朱太公满意点头,总算舒出一口气,有了独孤如愿的支持,四王子登基就有了一半的保障!又郑重叮嘱:“皇帝驾崩的消息,暂时还不能外泄,一切等刘光武大将军回来后定夺!”

“刘大将军会回来?!”独孤如愿震惊问道,他之前可没有得到半点风声。

“不错!”朱太公面色凝重点点头:“最迟明早,刘大将军就会赶回来!”给十四王子报信之人是到不了了,但给刘光武报信之人,应该早到了!

“那就好!”独孤如愿放下一颗心,知道自己刚才的选择是对的。大汉帝国25万精锐,有近半数掌握在刘家手中,洛阳五军一卫,也有2万主力直接掌握在刘家手中,自己支持四王子,只能保证四王子的安全,却不足以左右洛阳的局势,毕竟洛阳六支部队,现在只有城外的北大营和禁军两支部队支持四王子,如果刘光武回来就不同了,洛阳大局可定!

因为,掌握在刘家手中的左羽林和金吾卫2万将士,足以主导整个战局!

##########

正在此时,寝宫门被“吱呀”一声打开,四王子傅君峰一脸肃穆行了进来,后面跟着司马述、高公公,还有两个贴身侍卫---韩良臣和高王贵,这两个侍卫身上还带着血,可见进来之前受到了阻拦。

“父皇!”四王子见皇帝已经咽气,一脸悲痛扑过去,抱住傅玄华的遗体英雄泪下。

“四王子请节哀……”朱太公跟着掉了几颗眼泪,但此时不是痛哭流涕的时候,起身安慰道,而后从皇帝枕边捧出一个方形包袱,恭敬递给四王子:“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四王子继承大统!”

“请四王子继承大统!”独孤如愿、司马述、高公公等人一齐跪倒。

“请父皇安息。”四王子哭了一阵,见父皇死不瞑目,伸手将皇帝的双眼合上,这才起身,郑重接过那个方形包袱,“诸位爱卿请起!”他知道,里面是大汉帝国黄权的象征---传国玉玺!

“皇上,刘大将军很快就会回来,臣建议请刘光仁的左羽林协助独孤将军的禁军护卫皇宫,牵制右羽林,请刘成裕的金吾卫封锁洛阳四门,请司马述将军率北大营,即刻赶到南城牵制南大营!”朱太公躬身建议,这些在四王子来之前,他就想好了,一一和盘托出。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