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荣光

燕山枪骑兵

> 海天荣光 > 海天荣光目录

第64章 E60 远东盟军联合舰队(15)(1 / 2)

上一章目 录

一壶浓香袅袅的铁观音,三盏钧窑手绘杯,武城舰舰长办公室小茶几边围坐着三位新老海军。

“租借军舰和装备?”陈绍宽感觉很新鲜,但又有些担忧:“这需要很多钱吧,他们肯把正在使用的舰船租借给我们?”

“根据美国的《租借法案》,以及英国最近调整的政策,中国适用于《租借法案》之列,可以获得武器装备,并用自己的货船运输。我们现在已经俘获了一批大型货船,足够进行远洋运输,而且我们同英美都有了协议获取生产线和弹药,这样弹药装备的问题不用担心其他外界问题。”黄琼宇顿了顿接着说:“火炮会磨损,轮机部分易损件需要更换,我们不能等用完备件再考虑订制更换,现在趁热打铁从美国厂商那里进行研发和制备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现在的四艘现代化军舰技术太过先进,主机每天都在磨损,想完成逆向开发势必会影响战力,而且没有现成尺寸和马力的主机可供选择。我们必须有能够执行护航以及炮击任务的主力舰,而不是仅仅在以后的行动中担任点灯和防空任务,不然依然会受制于人。我们无法要求英美提供正在服役中的新式主力舰,但也绝不接受老掉牙的破烂舰。”

“说的好,我们的确不能接受破烂。那么就是选择服役中期的舰船。我们没有重巡洋舰以上级军舰的使用经验,过去的主力巡洋舰排水量最高不超过5000吨。平海、宁海二舰不足三千吨。按这样来说我们选择扫布雷舰、驱逐舰和轻巡洋舰即可。如果轻巡装备6英寸也就是152mm火炮,便满足了射程和威力的需求。”陈绍宽很有兴趣,结合国情实际先做了舰种选择,示意黄琼宇继续说下去。

“陈司令选择的舰种很符合我们的需求,同时造价不贵,从英美现役舰只中抽取也不会让他们舰队伤筋动骨,即使额外开工建造,时限也不会很长。所谓租借也就是,我们暂时拿来使用,如果作战过程中沉没损失,便按照商定价格赔偿,战后归还原所在国。等战胜日本,我们便有了赔偿舰,同时也有了熟练的海军,可以马上组成一支可供国防的海军。既然现在结为盟军理应互相配合,何况我们海军现在是新加坡地区的主力,接连获得胜利。在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反潜、防空、布雷、炮击,我们都可以胜任。同时可以组建海军航空兵,在印度和锡兰完成训练,进行保卫缅甸出海口、滇缅公路任务。”黄琼宇一口气说完有些口干,端起茶盏用凉透的茶润润喉咙。

“真是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哎呀领先一代的头脑就是看的远想的高。绝对可以通过外交谈判进行操作,据我所知,英国造船能力虽高,但在北大西洋跟德国拼的正酣,德国空军击沉了很多英**舰,他们正忙着在轰炸中赶造新舰。恐怕难以有冗余拨给我们。倒是美国本土工业发达,远离战场,根据《租借法案》是个很好的选择。李司令,你别光听我说,也给些高见。”陈绍宽兴致很浓,生怕冷落了李旭东。

“呵呵,高见不敢当,陈司令选择美国的方案我认为很好,德**事和工业实力较过去强大,还使用了V1飞弹这种战略性武器。英国自顾不暇且不说,在最近一系列海战中英制高炮效率很低,基本没有作为,导致在日本海航打击下损失惨重。经过研究发现美国的防空炮火效率高于英式,尤其是127mm高平系列舰炮,适合我们的需求,如果要是驱逐舰的话,还是选择美式驱逐舰效率高。但美国的亚洲驱逐舰队舰龄太老,武备薄弱,难以同日舰抗衡。我刚才边听边想,英舰为殖民地和大西洋而开发,美国地处两大洋之间,可以做出更好更平衡的军舰,这样驱逐舰选择美式,巡洋舰就看两国如何调拨了,可以说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说好赖的问题。其他辅助舰船则没太多要求。”李旭东最近广泛阅读和搜寻当前各国海军资料,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也有了不少心得体会。

陈绍宽随即将会议内容速记下来,然后叫来林遵和邓兆祥,让他们整理好会议纪要,然后用中英文写出报告,准备呈送重庆并与英美接触。

本着知己知彼的原则,陈绍宽和**将领们列出了英美主要驱护舰和轻巡洋舰的参数特征,泛泛的参数并不是秘密,尤其是《伦敦条约》《华盛顿条约》限制了吨位和武备,几乎每一级舰都有据可查。

黄琼宇也让舰务部门从《简氏舰船鉴赏》里面完善**提供的船级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容日后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

武城舰完成补给后离开了新加坡樟宜基地,来到新加坡西南的马六甲海峡进行战斗巡逻,为减少磨损开启辅机,关闭主机。

这样林遵和邓兆祥有充足时间完成报告,他们对黄琼宇的方案充满了感激,认为这将是中国海军重新复苏的关键。虽然在现代化舰上学习观摩多日,但他们明白不可能会给机会来真正指挥战斗,还是指挥传统炮舰才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不过,后勤上首先有了突破,领事馆在晌午时分传来好消息,电报从加尔各答经过层层转发,最后给了领事馆英文原稿。英国答应的弹药生产线设备已经备定了第一批机器,下周将运往锡兰的马特勒。宜安舰提供了30mm穿甲曳光弹和高爆榴弹各一发,76mm薄壁高爆弹、76mm半穿甲弹各一发作为样品,其中防空急需的30mm炮弹已经可以生产,英方为此调整了模具和设备,76mm炮弹正在验证中。过了元旦,第一批试制的30mm弹药便从印度启运。而130mm炮弹已经选定了美方,因为口径与127mm类似便于生产。

幸运的是,无论是武城舰、宁甬舰、宜安舰的730近防炮还是呼伦湖补给舰的H/PJ12型单管30mm舰炮,都使用30X173炮弹,这样简化了后勤,只需一种炮弹便可解决近防问题。

面对当前的战情,也有一些枪炮部门官兵提出适当加装固定的12.7mm机枪位,以对付小型低空近海目标,舰司根据需要组建了联合小组进行评估。40mm博福斯速射炮是最具效能的近防武器,不过安装面积大,在所有战舰上已经没有多余空位。只因存在紧急情况下发射导弹的可能,炮手们不可能每次上阵都穿着防护服和防毒面具以应对导弹尾烟和起飞时的强大火焰。赤道炎热,只怕还没等见到敌人,炮手们先中暑倒下了,所以双联12.7机枪位确实是个理想的选择。

舰用常规弹药问题这样便解决了一半,起码以后可以放开手脚使用近防炮,要知道730舰炮的备弹只有640发,算上和平时期弹药库的存量也不过千余。730舰炮系统最大射速4200发,中等射速2200发,最低射速也达1200发,随便日军海航一次攻击就是上百发弹药的消耗。平时防空警报响起,枪炮班官兵只能慎之又慎。只要验收合格,起码3000米以内距离敌机便再无抵近可能,这也是鱼雷机进入航线的交战距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