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当圣人啊

风青蛰

> 我不想当圣人啊 > 我不想当圣人啊目录

第37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1 / 2)

上一章目 录

杨会帆闻言沉默了。

郭毅却是没打算放过他,想趁机纠正一下他的价值观,遂斟酌着说道:“为官者,无非是管理一方水土,代天子牧民而已!由于各种原因,天下大多数的百姓都不识字,也不识教化。

而天子遴选读书人去当官,去主政一方,无非有三。

其一,管理一方水土,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使治下民众遵守律法,不违法乱纪,不打架斗殴,不偷不抢,不盗不劫。让社会秩序合理而又良好的运行。

其二,造福一方百姓。无论是修渠种地,还是开荒采山,亦或是发展当地的土特产。为了这些,哪怕是上天入地,也得让百姓吃好穿暖。

基础民生,才是重中之重。

其三,教化一方人民。读书识字,不止是读书人的权利。让百姓读书识字,懂道德、守律法、服教化,知礼、明义。仅此而已!”

他这一番话说完,杨会帆如遭雷霆,当头棒喝,振聋发聩。

读书识字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听闻如此言论,把读书做官剖析的如此透彻。

而细细想之,原先读书做学问时遇到的不明之处,竟然在这一刻,融会贯通。

好半晌之后,他才站直了身体,整理了一下衣服,面容严肃的对着郭毅一躬到地:“二郎,谨受教!”

郭毅见他没有执迷不悟,很是高兴:“我在村里带着大家挖石碳,卖蜡烛,明年还要修渠开窑,也是为了让大家吃饱穿暖。”

杨会帆闻言,深深地点了点头,也没有再劝他去书院读书。

到了晚上,各家各户的门前都点燃一堆篝火,把竹子扔进去,噼里啪啦的听听响声。

一大群孩子们,欢快的围着火堆转圈圈,载歌载舞。

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过一顿上好的年夜饭,就要开始守岁了。

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而杨林村今年的元日,并没有以前那么难熬。家家户户都砌上了带灶台的火炕,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人都围坐在暖暖的火炕上。

吃着从城里新买来的零嘴,聊着今年的收成。

郭毅烧热水沏好了茶叶,一一的给众人端过去,大舅杨立功伸手接过,满是笑意的说道:“二郎,过了年就来城里住吧,好方便你去进学。”

“对啊对啊!舅母已经把东厢房给你收拾好了,上元节你就过来,城里可热闹了,还有灯会。等过了上元节,学院就要开学了,可莫要耽搁了。”

杨会岚听到父母如此说词,扭过头去看郭毅怎么回答。

反观郭毅却是满脸苦笑,斟酌着回应道:“多谢舅父舅母的好意。我不打算去进学了!”

“不进学?”杨立功愣了一下,十分焦急的追问:“不进学你打算干什么?”

“这村子里一大堆事情,才刚刚开头。挖石碳,做蜡烛,明年想要建窑烧砖,盖鸡兔养殖坊;还要修渠,翻盖新房;最后还要修塘养鱼。我这实在,”

他还没说完,就被杨立功挥手打断了,厉声道:“那些都是大人们的事情!你可是读书人,要参加科举,考功名的!”

郭毅眉头一挑,看着他反问道“参加科举,考功名,然后出仕做官,就像徐相公那样,看着信州的穷苦百姓揭竿而起?看着义军愈发壮大,却招安不得?看着粮商囤货居奇,以图发国难财?看着信州百姓饥死冻死?”

一连串的反问,把杨立功给问懵了,呐呐的张了张嘴,不知如何反驳。

“咳!”郭毅平复一下心情,拍了拍心口:“徐相公位极人臣,都尚且如此。我这能力有限,只求能让杨林村,让自己身边人温饱无虞;手里有两余钱,能够吃酒、看病;再翻盖一下新房,给儿子娶媳妇。如此而已!”

他说完,屋子里安静下来,都被他这番话给惊呆了。

只有杨老爷子了然的点了点头。

想不到,自家这外孙,小小年纪就活的这么通透。

智多近妖呀!

“叮!温饱任务,第二阶段任务触发:“挖建一座砖窑,修建鸡兔养殖坊,清理改造一口鱼塘。”

“奖励:《水利驱动及传动机构》《瓷器的制作》《绘画技能精通》。”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